有关企业信息系统培训的理论研究,多是假定培训的数量(时间)与IT技能、接受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即培训越多则效果越佳[31]。然而,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不仅在于培训的内容、方式,还涉及员工参加培训的动机,Gallivan认为其关键因素在于本人对培训认知、IT经验及同事们的操作熟练程度[32]。从而既可以把把信息系统的培训看成是员工学习、提高的机会,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消除员工抵制情绪、促进接受的工具。下面从博弈论角度首先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态度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增强培训效果的激励机制。
4.3.2.1 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
假定员工是自愿参加培训的,每个人的投入越多收益也就越大,即投入与收益成正比。设员工i对培训的投入为yi(y≥0),全体员工的总投入为
;若每个员工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形式,员工i的效用函数为
,即员工对培训的投入就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生产函数),其中xi为其他方面的投入,β、α分别代表投资于培训和其他项目的效益贡献率,且α>0、β>0。若令∂u/i∂xi0,∂u/i∂Y>,Px、PY为投入相应项目的单位成本,Ii为员工i的预算总收入,则员工的最优战略
满足: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求解,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员工预算总收入的大小直接影响员工对培训的投入,任何一个员工的投入依赖于其他员工的投入,他人投入越多自己投入就越少,这样就容易出现各个员工都不愿意投资于培训的现象。例如,假设只有两个员工参加培训,他们的预算收入分别为I1=2、I2=1,由反应函数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进一步求解可得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比较两式有
。若α≥β,即其他投入对效用的贡献率大于或等于培训的贡献率,则
(因为yi≥0),纳什均衡为
。也就是说,薪资高的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参加培训,而薪资低的员工没有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现实的ERP系统实施中,企业更多的是要求员工必须参加相关培训,也就是说员工参加培训不是自愿的。此时,若把员工对于培训的努力程度看作投入水平,员工的预期收入变成IT技能、教育水平等,按照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那些具有IT经验(或较高教育水平)的员工就会积极参加培训,而IT技能(或教育水平)低的员工可能采取消极对策。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对于获取同样的知识,缺乏IT经验的员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未能明察到培训所带来的利益(如工资提高、职位提升)变化时,他们则会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4.3.2.2 激励机制
由于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培训项目常作为系统开发商(或咨询顾问)与企业签订系统开发合同的一部分,开发商对企业员工实施的培训不仅受到合同的制约,培训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实施的进度、质量等,从而可以假定他们对培训的态度是积极的。这样,培训效果就仅与员工参加培训的努力程度有关了,而解决员工培训中愉懒行为、消极应付的最直接方法便是建立激励机制。由于员工的努力程度很难被管理者直接观察到,从而可以像第3章那样引入监理机制督促员工的学习,然而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多阶段的),学习效果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显露出来,也就是说“时间”本身可以完成监理,其实际上是一种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的激励问题。由于我们分析的是员工参加培训的努力情况,其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培训期间,上线后工作期间。令t=1,2表示两个阶段,并假定处于同一位置员工的能力相差不大,或者说员工第二阶段能力的差异主要来自培训过程努力程度的不同。
假设员工效用函数为U(a1,w1,a2,w2),其中at表示努力水平,wt表示工资报酬;员工在t阶段的产出函数πt=at+εt,εt是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且ε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F(εt)和f(εt),给定努力at观测到产出为π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F(πt-at)和f(7rt-at)。若员工最小努力
>0,则企业可以采取“只要员工努力水平不小于
就可以得到工资wL或wH,且wL<wH;得到高工资的员工比例为P的激励机制。显然0P1,因为P=0或P=1都等于没有激励机制。
只要得到高工资的员工是被观察到高产出的员工,就能够起到激励员工努力学习的目的,这样员工第二阶段的期望工资为PwH+(1-P)wL。如果参加培训的员工足够多(AP-CIS认为,对于一个2000名员工的中型企业,要想实施MRPⅡ成功,必须有80%的员工接受过不同程度的培训[33]),激励机制等价于企业事前宣布一个观测值π*,只要πt≥π*就可以得到wH,否则将得到wL,且wLwH,其中P与π*的关系满足P=1-F(π*-at)。由于这里并不关心第二阶段中员工的努力程度,可把此阶段代理人的努力设定为最小值,即假定a2=a。这样,员工的期望效用为: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因此,员工最优努力a1满足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假定模型存在内点解,令解为
,而由于激励机制并不直接决定π*,从而努力函数可写为a1=h(w1,wL,wH,P)。为了简化计算,再假定效用函数是相加可分离的,即
,则求得的静态结果为[34]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
在
时,
0,即最优努力与培训阶段的工资w1无关,这是自然的(因为
不影响w1);
,意味着wL的上升将导致最优努力
的下降。这是因为wL越高,被提升的效用就越小,员工越不害怕不被提升;
,意味着被提升后的工资水平w。越高,员工学习越努力,因为被提升的效用越大。hP的结果表明员工对提升比例P的反应不是单调的,在给定的提升比例使得f('π*-a1)<0,
随P的上升而提高,即提升的可能性越大员工学习就越努力;当提升比例超过某个临界点之后,
随P的上升而下降。例如,若εt服从正态分布,P1/2时,f('π*-a1)<0,
随P的上升而上升,P1/2时,f('π*-a1)>0,
随P的上升而下降,即P=1/2是一个临界点。
也就是说,奖励面过大或过小都不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至于临界点的具体设计则需要管理者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而定。而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激励,不仅可以采用提高工资报酬的方法(多数企业在系统上线后都要奖励一批员工),还可以通过员工职位的变动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今天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培训已不再是一项奢侈的开支,而是一种必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人们的工作习惯和方法也随之发展。在西方国家,人们在观念上已不把培训当作一种成本,而是作为一种投资、一种福利、一种激励方法写在企业经营计划里。用培训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员工不断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情绪饱满地工作。员工在企业里所得到的东西也绝非高额的薪水,优厚的待遇那么简单,与优厚的薪水相比,能够获得丰富的技能培训,不断增长见识,提高技能水平也是衡量知识型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方面。
培训在激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培训尤其是对于那些岁数年轻正在成长的属下更有吸引力,“享受培训就是最好的奖励”有科学道理,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成就的有相当经验的部下来讲,精神培训激励已经不是重要了,那么领导的个人魅力和公司的前景引导是潜在的培训引导力量,部下如果从领导身上看不到发展的希望,领导的个人魅力起不到潜在的培训引导作用,那么下属的积极性是调动不起来的,领导在公司的位置越高,其潜在的作用越大,因为你个人的素养代表了公司发展的希望,所以培训的另一个意思就是领导自己首先要培训。
DELL公司培训销售人员是采取“太太式培训”的。所谓“太太式培训”就是把销售经理比喻为销售新人的“太太”,销售经理像太太一样不断地在新人耳边唠叨、鼓励,才能让新人形成长期的良好销售习惯,从而让销售培训最终发挥作用。培训由培训经理和销售经理一起完成的。销售新人不仅向直线经理汇报,还要向培训经理汇报。培训经理承担技能培训和跟踪、考核职能(每周给销售新人排名,用e-mail把排名情况通知他们。销售经理承担教练和管理职能,通过新人的最终执行,达到提高业绩的目的。先是为期三周的集中培训,由专家讲解销售的过程和技巧,邀请有经验的销售人员来分享经验。然后每周末召开会议,销售经理与培训经理都参加,检查新人上周进度,讨论分享工作心得,分析新的销售机会,制定下周的销售计划。销售经理与培训经理、新人们一起讨论新人的成长、下一步的走向。最终,“太太”在工作中能够自觉指导新人运用销售技巧,及时鼓励新人、有效管理新人。 “太太式培训”的效果非常惊人,用数字可以说明:DELL销售代表每季度平均销售额是80万美元,没有“太太式培训”的时候,新人第一季度平均销售为20万美元,经过这样培训,新人在第一季度的平均业绩达到56万美元,远远高于以前销售新人20万美元的销售。 让员工了解公司内部的信息也是让员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让员工知道公司是如何赚钱的信息能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商业周刊》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59%的员工认为,激励他们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说出他们的工作是如何帮公司赚钱的,77%的经理也是这样认为。具体如何操作?部门经理先找出公司最看重的关于业绩的那些重要数字,向员工解释公司的现金流、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阅读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让员工能把自己的工作与部门和公司的最终盈利水平联系起来。
专家点拨
通常一个企业对下属的培训主要包括:双向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 双向交流:职员若是总部职员,为增强工作实感,有可能被指定到一线经营单位去学习锻炼1-6个月。职员若是一线骨干人员,也有可能被指定到总部或其它对口业务单位联合办公0.5-2个月,使职员有时间、精力来总结提炼实际操作经验,以利于在集团范围内交流,实现集团资源共享。 外出考察:为拓展视野、丰富学习经验,公司将组织管理人员、专业人士以及荣获嘉奖的职员到外地考察,考察单位包括境内外的优秀企业或机构。 培训积分制度:职员参加各种培训并获得结业后,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门申报积分,积分将是职员参加培训的最全面记录。年度累计积分的多少是职员晋级或晋升的参考标准之一,不同类别的职员积分要求有所不同。 培训信息公布和查询:人力资源部门将定期公布培训信息,主要包括:年度培训服务概览、月度培训及研修计划、外部培训信息、周培训信息以及网络版《培训资讯》。职员可以登录到公司主页上查询或咨询所在单位的人事专职人员。
培训也是激励计划的一种手段。
培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这要求企业在组织员工培训时,一定要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去思考相关问题,使员工培训工作构成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而言,员工培训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改变员工观念、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员工个人而言,员工培训使员工学习并掌握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因而有效的员工培训,会使员工和企业共同受益,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培训激励是职工教育管理的重点。它对于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员工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激励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取决于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两个因素。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动机激发程度越高,培训效果就越显著。在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决定员工的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愿不愿学”,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激励能够使员工产生积极性并利用这种激将法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终收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2.激励有利于培训的持续开展
如果说员工是企业培训的资源,那么员工的学习欲望则是企业培训资源的催化剂。激励能够点燃员工的学习欲望,使员工对学习充满热情。企业渴求知识、想学技能的人多了,培训就有生机和活力。倘若员工没了学习的欲望,不想或不愿参加培训,企业培训不就成了无米之炊。
3.激励有利于培育员工终身学习的理念
成功的激励能够不断引起员工的学习欲望,促使员工不停顿地追求知识,不断地学习,以适应职业发展、知识技术更新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最终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4.激励有利于构建学习型企业
有效的激励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潜在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不断发现并排除学习的阻力,为员工持续学习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结构性支持,创造一种持续学习和进步的氛围,使企业培训从个人学习向企业学习发展。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