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停机任务看板,设备停机检查的主要内容

技术服务 2023年02月22日

本文目录一览:

丰田的看板管理到底是怎么理解?

1.认识看板的机能

(1)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看板中记载着生产量、时间、方法、顺序以及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目的地、放置场所、搬运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在装配线将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带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工序领取。“后工序领取”以及“适时适量生产”就是这样通过看板来实现的。

(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看板必须按照既定的运用规则来使用。其中一条规则是:“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根据这一规则,看板数量减少,则生产量也相应减少。由于看板所表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通过看板的运用能够做到自动防止过量生产以及适量运送。

(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看板的另一条运用规则是:“看板必须在实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顺序进行生产”。根据这一规则,作业现场的管理人员对生产的优先顺序能够一目了然,易于管理。并且只要看看看板,就可知道后工序的作业进展情况、库存情况等等。

(4)改善物流程序的工具。在精益生产方式中,通过不断减少看板数量来减少在制品的中间储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制品库存较高、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不良品数目增加也不会影响到后道工序的生产,所以容易把这些问题掩盖起来。而且即使有人员过剩现象,也不易察觉。

根据看板的运用规则之一“不能把不良品送往后工序”,后工序所需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全线停工,由此可立即使问题暴露,从而必须立即采取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改善活动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使生产线的“体质”不断增强,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精益生产方式的目标是要最终实现无储存生产系统,而看板提供了一个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工具。

2.了解看板的种类

(l)传送看板用于指挥零部件在前后工序之间的移动。

(2)工序间看板是工厂内部后工序到前工序领取所需的零部件时使用的看板。

外协看板与工序间看板类似,只是‘。前工序”不是内部的工序而是供应商。是针对外部协作厂家所使用的看板。对外订货看板上须记载进货单位的名称和进货时间、每次进货的数量等信息。

(3)生产看板用于指挥各工序的生产。

工序内看板是各工序进行加工时所用的看板。这种看板规定了所生产的零部件及其数量,它只在工作地和它的出口存放处之间往返。

(4)信号看板是在不得不进行成批生产的工序所使用的看板。信号看板挂在成批制作出的产品上,当该批产品的数量减到基准数时摘下看板,送回到生产工序,然后生产工序按该看板的指示开始生产。

另外,零部件出库到生产工序,也可利用信号看板来进行指示配送。

(5)临时看板是进行设备维护、设备修理、临时任务时所使用的看板。

3.掌握看板的使用方法

在看板管理中,将物流一与信息流区分为工序间物流.与信息流和工序内物流与信息流。

(l)工序间物流与信息流。工序间物流与信息流由传送看板进行控制。传送看板担当指挥零部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的移动。传送看板的使用方法中最霓要的一点是看板必须随实物(产品)一起移动。当后工序需要补充零部件时,传送看板就被送至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并附在放置所需的零部件的容器上。同时前工序取卜该容器上的生产看板,放入生产看板专用盒中。传送看板附在装有零部件的容器上从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搬运到后工序的入口存放处。当后工序开始使用其入口存放处容器中的零部件时,传送看板就被取下,放入传送看板专用盒中。因此,传送看板只是在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和后工序的入口存放处之间往返传递。

(2)工序内物流与信息流。生产看板控制工序内的物流与信息流,指挥工序的生产,生产看板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当后工序传来的传送看板与该作业点出口存放处容器上的生产看板相关内容一致时,取下生产看板放入其专用盒内。该容器连同生产看板一同被送到后工序的入口存放处。该作业点作业人员按顺序从生产看板专用盒内取走生产看板,并按生产看板的具体内容,从作业点的入口存放处取出要加工的零部件,加工完规定的数量之后,将生产看板附于容器上,放置于该作业点出口存放处。如果生产看板专用盒中的看板数量为零,则停止生产。因此,生产看板只在作业点与其出口存放处之间往返。

4.实现看板管理的目的

看板管理的目的,即实现适时、适量、适物生产。

在制品的数量一可以通过发出的看板数来计算与控制。出口存放处的在制品数量可以按发出的生产看板数来计算;入口存放处与搬运过程的在制品数量,则习一以用发出的传送看板数来计算。因此,控制看板的发出数量就控制了各工序上的在制品数量。

通常,可以用卜述方法来控制与调整在制品的数量:

(1)前工序生产的均衡化。通过提高前后工序生产的均衡化程度,减少维持前后工序不平衡的在制品所对应的看板数。

(2)减少看板。有计划地主动减少看板,如出现问题,则找出原因。当需要找出某一作业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时,则减少发出的生产看板数;当需要找出搬运方而后工序工作点存在的问题时,则减少发出的传送看板数。当采用最简单易行的、花费最少的方法使生产在新的库存水平’阿能够平稳地运行时,再减少一些看板。重复以上过程,直至不需要看板,就完全实现了准时生产。

(3)全员参与。要让每一位员工参与发现问题及想办法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且有些问题及好的解决方法可能只有具体作业者最清楚,所以要让何一位员工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减少调整准备时间、如何更好地确定设备保全周期减少停机时间,如何更好地防止品质问题的发生等,发挥全员智慧解决类似问题,就能更好地实现精益生产,减少在制品数量。只要初步实现了拉动式方式组织生产,就可以沿着精益生产指引的方向不断改进。

进行看板管理是一个无止境的改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阶层管理者所而临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作业要求也越来越细致。它能使人们永远不会自满,永远要去而对新问题。只有具有不断改善、追求完美的精神,不断地给各阶层管理者提出新的富于挑战性的工作目标,才能保持企业强大的生命力。

MDC是什么意思?

MDC是软猫(软件调制解调器)的意思,借助网卡用软件模拟moden的一种解决方案。mdc是指笔记本可以通过机器中的软件模拟调制解调器来实行用电话线直接拨号上网。盖勒普MDC 是一套用来实时采集、并报表化和图表化车间的详细制造数据和过程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盖勒普企业在打造制造信息化车间管理方案设计中,SFC底层数据管理支撑平台软硬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已经具备ERP,MRPⅡ,MES等上层管理系统,且需要实时了解车间详细制造生产数据的企业,MDC是绝佳的选择。

MDC设备运行状态报告

设备综合利用率OEE报表,能够准确清楚地分析出设备效率如何,在生产的哪个环节有多少损失,以及可以进行哪些改善工作,直观、阵列式、色块化的设备实时状态跟踪看板,将生产现场的设备状况第一时间传达给相应的使用者。

MDC通过与数控系统、PLC系统、以及机床电控部分的集成,实现对机床数据采集部分的自动化执行,不需要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也减少了人工操作产生的失误,保证数据的真实和准确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MDC

设备状态管理标识都停机代表什么

电源已断开。

1、正常运行:绿色。2、停机保养:蓝色。3、设备停用:蓝色。4、设备故障:黄色。5、设备封存:红色。

明确区域管理人,定期检查,维护,保障标识效果。规范设备点检、保养标准降低设备停机率。设备区分专业保全及自主保全,培养岗位工自主维护设备。

设备的当前状况是设备管理人员关注的生产要素之一,如何将每台设备当前状态目视化,让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状况一目了然。

什么叫可视化看板管理?主要在哪里实现的?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可视化管理是指管理者有效掌握企业信息,实现管理上的透明化与可视化,这样管理效果可以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 可视化管理能让企业的流程更加直观,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可视化,并能得到更有效的传达,从而实现管理的透明化。

可视化内容

目的明确告知应该做什么,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使检查有效;防止人为失误或遗漏,并始终维持正常状态;通过视觉,使问题点和浪费现象容易暴露,事先预防和消除各种隐患和浪费。原则视觉化:彻底标示、标识,进行色彩管理;透明化:将需要看到的被遮隐的地方显露出来,情报也如此;界限化:即标示管理界限,标示正常与异常的定量界限,使之一目了然。可视化管理检查的十个要点:1、在远处也清楚可见吗?2、需要加强管理的部位标示了没有?3、好坏状态任何人都能指正吗?4、任何人都能使用并使用方便吗?5、任何人都能遵守并对出错时能及时纠正吗?6、使用可视化道具能增添现场的明亮整洁吗?7、是否按“(模拟)道具→设置→(模拟)使用”顺序进行?8、有不足点时是否进行改善﹑直到(模拟)道具符合要求位置?9、没有不足点时耐久性材料制作/设置/使用了吗?10、可视化与公司标准一致吗? 问题曝光现场的问题要让它能看得出来。假使无法检测出异常的话,就无法管理好整个流程了。所以,可视管理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使问题曝光。如果冲床上的模具坏了,生产出不合格品又无人知道的话,那不久就会生产出堆积如山的不合格品,然而,附有“自动化”装置的机器,只要一有不合格品发生,即能自动停止生产。当机器自动停止,问题即能看得出来。大部分从现场产生的信息,经过许多管理阶层的传达,最后才送到最高管理人员,因此在往上级呈报途中,信息就愈来愈抽象而还远离了事实。然而,在实施可视管理的场所,管理人员只要一走入现场,一眼即可看出问题的所在,而且可以在当时、当场下达指示。可视管理的技法,使得现场的员工得以解决这些问题。制造业的现场,最好要做成:一旦检测到异常之处,生产线即能停止生产。大野耐一曾说过,一条绝不会停止的生产线,不是太完美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要不就是极端地差劲。当生产线一旦停止,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发生了问题,然后会追求确保此生产线,不会再因相同的原因停止下来。“能停止的生产线”,是现场可视管理最好的例子之一。接触事实如果可视管理存在的第一个理由,是要使问题能看得出来的说,那么第二个理由,就是要使作业人员及督导人员能当场直接地接触到现场的事实。可视管理是一种很可行的方法,用以判定每件事是否在控制状态之下,以及异常发生的时刻,即能发送警告的信息。当可视管理发挥功能时,现场每个人就能做好流程管理及改善现场,实现QCD的目标。现场里,管理人员必须管理5个M:人员( Manpower )机器( Machines )材料( Materials )方法( Methods )测量( Measurements )。任何与5 M有关的异常问题,都必须以可视化呈现出来,以下是在这 5个范围里,需详细视察使之可视化。人员方面作业员的士气如何呢?可由提案建议件数、质量圈参与率及缺勤次数来衡量。你如何知道生产线上,今天谁缺席,由谁替代他的工作?这些事项要在现场做成“可视化”。你如何知道作业员的技能?现场里的公布栏,可以张贴出谁已接受过何种工作训练,谁还需要再施以其他的训练。你如何知道作业员的工作方法是正确的呢?“标准化”即是用来规定正确的工作方法之用,例如:作业要领书及作业标准书都必须陈列出来。机器方面你如何知道机器正在制造良好质量的产品?是否附有自动化及防错装置:一有错误发生时,机器能立即自动停止下来。当管理人员看到一部停下来的机器时,我们必须知道为什么。是否是计划性的停机?因换模设置而停机?因质量问题而停机?因机器故障而停机?因预防保养而停机?润滑油的液位、更换的频率和润滑油的类别,都必须标示出来。金属外盖应改为透明式外盖,当机器内部发生故障时,才能使作业员能够看得见。材料方面你如何知道物料的流动是否顺畅?你如何知道材料是否超出所能掌握的数量,以及是否生产过多的数量。将附有证明最少库存数量的看板附挂于在产品的批量上,作为前后流程之间生产指令的沟通工具,就可使异常现象看得见。物料储存的位置要标示出来,并且要标明库存数量水准及料号。可以用不同颜色做区分,用以防止失误。可以利用信号灯或蜂鸣器,突显异常现象,例如供料短缺。方法督导人员如何知道作业员的工作方式是否正确?将作业标准书张贴在每一个工作站上就清楚了。这些标准书上要注明工作的顺序、周期时间、安全注意事项、质量查核点,以及变异发生时,要如何处置。测量你如何检查流程是否正常运转?量规上必须清楚标示出正常的作业范围。感温贴纸要贴在发动机上,以感测出是否产生过热的现象。你如何知道改善是否完成了,以及是否未达成目标,仍在改善进行中?你如何发觉精密的设计是否已经正确地被校正过了?现场里要挂出趋势图、提案建议件数、生产进度、质量改善目标、生产力改进、换模时间缩短,以及工业意外事故的降低。5S整理(去除不需要的东西):现场仅能放置一些现在及近期内要使用的每一项物品。当你接近现场时,是否发现不使用的在制品、物料、机器、工具、模具、架子、台车、箱子、文件,或没有使用的私人物品?把这些东西丢弃掉,仅留下需要之物。整顿(将要的东西摆放成有秩序的样子 ):在现场每一项物品都必须放置在正确的地方,在需要的时候随即可取用。每项物品应有一个特定的位置,而且必须放在该位置。地面上的标线,是否正确地标示出来?通道上没有障碍物吗?整顿做得好的话,任何物品没有定位,就很容易看得出来。清扫(将机器及工作区域打扫干净):机器地面及墙壁是否干净?你能否检查出机器上的异常之处 (震动、漏油等)?清扫做得好的话,任何的异常之处,就立即变为很明显可见了。清洁(保持个人的干净以及每天做上述三个 S ):员工是否正确地穿着工作服?他们使用安全眼镜及手套吗?他们是否持续在做整理、整顿及清扫,并且有否当做他们每日例行工作的一部分?教养(自律):每一个人的5S职责要明确规定下来。是否可看得见?你为他们设定了标准吗?作业员遵守这些标准吗?工人必须将数据记录下来,写在图表上,并且依据要求做每小时、每天或每周的点检列表工作。管理阶层可以要求作业员,在下班前每天将数据资料填妥,作为养成自律习惯的手段。良好的5S,意谓着只要机器一运转,即能生产出良好质量的产品。公布标准将作业标准张贴在工作站的正前方,就是可视管理。这些作业标准,不仅是用来提醒作业员工作的正确做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管理人员得以判定工作是否依据标准在进行。当作业员离开了他们的工作岗位时,我们就知道有了异常现象,因为,挂在工作站正前方的标准作业表,明确规定了在工作时间内作业员应在哪儿工作。当作业员无法在周期时间内完成他们的工作,我们就不能期望今天能达成生产目标。虽然“标准”记述了作业员该如何做好他们的工作,却经常没有明确记录,在异常发生时该如何处置。标准首先应当记述如何确认异常,然后再列出应如何处置的步骤。每日的生产目标也应当要可视化。每小时及每天的目标,要陈列在公告栏上,其旁边记录实际产量数值。此项信息能给督导人员预警,以采取必要的对策,以达成目标,例如调动人员支援进度落后的生产线。现场所有的墙壁,可以转变为可视管理的工具。下列的信息,应张贴在墙上及工作本上,让每一个人知道Q C D的现状:质量的信息:每日、每周及每月的不合格品数值和趋势图,以及改善的目标。不合格品的现物应当陈列出来,给所有的员工看 (这些现物,有时称之为“斩首示众台”,此词是从中古时代,将罪犯斩首陈列于村中广场而来 )。这些不合格品,经常被用来当做训练之用。成本的信息:生产能力数值、趋势图及目标。工时交期的信息:每日生产图表。机器故障数值、趋势图及目标。设备总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 OEE)。提案建议件数。质量圈活动。对每一特定的流程,也许需要再公布其他的信息项目。设定目标可视管理的第三个目的,是使改善的目标能清晰化。假想有一家工厂,受到外界的要求必须在 6个月内降低某一特定冲床的换模时间。在此例中,我们就在机器旁边,设立一块布告栏。首先,将现在的换模时间 (举例来说,在1月份为6小时)画在图上。其次,再画上目标值(在6月份为1 . 5小时)。然后在此两点之间连接成一条直线,表示出每个月所需达成的目标值。每一次换模时,就测定时间,然后标在图上。为协助作业人员达成目标,便必须给予他们特别的训练。改善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最高管理部门的方针。最高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要设定公司的长期和中期方针,以及年度方针,并且要以可视化陈列给员工知道。通常这些方针,都是陈列在工厂的大门口处、餐厅以及现场。当这些方针逐层往下一个管理阶层展开时,最后就会展开至现场的层级,每一个人就知道,为何必须要从事改善的活动。当现场的员工了解到,他们改善活动与公司的经营策略相关时,以及存有执行任务的感觉时,改善活动在现场员工的心目中,才能变得有意义了。可视管理有助于认定问题,突显出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异。换言之,它是一种稳定流程 (维持的功能 )以及改进流程 (改善的功能)的一种工具。可视管理是鼓舞现场员工达成管理目标很有效的工具。将达成的目标及向目标前进的趋势,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使作业人员发掘许多的改善机会,增强他们自己的工作绩效。

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 Since 2023 www.mm59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京ICP备17027624号-6 站点地图.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