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太平洋保险管理培训生,以及太平洋保险招聘培训收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从工资来看,都差不多。
2、从工作环境看,柜员的工作较繁琐,比较把身子。管理培训时间较自由,但有时要加班
3、从日后的发展看管理培训发展的面比较宽。
如果是太平的正式内勤,就去。保险公司比银行还有钱,而且太平是国有四大保险公,背景过硬,资金雄厚,比去联通好很多。
保险公司真正的要找非业务职位的招聘程序:
大学应届毕业生,需要通过笔试(一般考试内容为专业知识、逻辑测试、经济学知识和保险专业英文)-面试-体检-签三方协议-签署劳动合同-办理五险一金。
非应届毕业生,招聘流程则是,笔试(可能)-面试-体检-签署劳动合同-办理五险一金。
这类公司也没什么名声,因为正常的人听到保险两个字就不来了。
所以大多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说在网上看到你的简历,
希望你周末穿正装去xxxx地方面试,找XXX经理/主管。。。
招聘的职位也五花八门,不一而论。
我见过的有文员、助理、兼职、内勤、售后、财务、行政、人事、主管、营销精英、招聘专员、保障专员、辅导专员、数据录入、理财顾问、储备干部、管理培训生、职业经理人(汗)、养老金发放员(汗)。。。
无论保险公司打着什么职位头衔,
只要对方叫你做LASS测试,要你交钱,要你去培训,要你去考证,
那就是拉你去当保险代理人,
做那种成天到处推销保险,自己却:
1,没有底薪(责任底薪,你要卖出多少业绩才能拿到底薪),
2,没有劳动合同(签订代理合同,劳动法管不了),
3,没有福利(底薪都没有,谈什么福利),
4,没有社保(不是劳动关系,没有社保),
5,不是保险公司正式员工(一个营业部,一个主任或者经理都能打着旗号招人)。
每天的交通费电话费拉客户搞活动的费用都要自己出,
卖出保险给你高额提成,卖不出去一分钱不会发给你的保险代理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以前刚毕业的时候有在太平洋保险做过管培生,深圳那边的,刚进去要做几个月的基层销售,然后再定岗,管培生在太平洋保险内部拥有很多优势,绝大部分的管理岗都是直接从管培生中调的,压力确实挺大的,不过还真能学到东西,待遇当时也挺不错。公司管理还是比较正规的,但是国企你懂的。
交行算是比较老的国有银行,但其业务总量与四大国有银行差距仍然较大。光大银行是众多的股份制银行之一,上市公司。
从员工个人收入及福利待遇方面看,股份制银行一般会强于国有银行,工作压力也会相对大一些。但是,不同的营业机构间的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跟地方经济总量与高管人员工作能力有很大关系。
从未来职业发展看,国有银行历史包袱较重,人员比较老化,各项管理机制较为僵化,股份制银行机制相对灵活,人员比较年轻,各项业务处于发展上升趋势,更加具备发展潜力。
所以,总体来看,个人更倾向于选择股份制银行。不过,由于国内银行间同质化竞争,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反而是个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需要,打电话推销保险。
公司美其名曰,让大家都有机会上台锻炼。其实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培训的质量并没有保证。老员工的经验值得分享,但是对很多知识点的理解不一定到位。
保险公司的早会是最让我接受不了的,原来感觉金融行业挺严肃的,而保险公司每天早上先来唱个歌、跳个舞,然后主持人带着大家喊“我们的公司是最棒的!产品是最好的!福利待遇是行业第一!
接下来,由昨天的业绩明星上台分享签单经验,不外乎就是:我口才是如何好,怎样PK掉其他公司,七步就可以说服客户买单。后来我也想通了,保险是一个挫败感很强烈的行业,对于没有自我驱动力的人,只能每天打鸡血。
扩展资料
保险销售人员可以理解为一个销售商,从保险公司拿货,销售产品后获得佣金,签订的是《代理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
绝大部分保险公司不会给代理人缴社保,很多人自己的保障也还是不足的。所以每次深蓝君遇到那些开口闭口世界 500 强,以自家保险公司为荣的销售人员,我的心情还是有些复杂的。
我觉得无论任何行业,想获得丰厚的回报,都需要有不断的积累和付出,不存在一个行业可以轻松快速挣钱,无论保险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是如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