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校外培训能否一对一培训,以及校外培训一对一可以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无偿补课是对学生负责任,属于教师敬业的体现,应当给予肯定。但是如果教师一对一有偿补课,就是违规的行为。
根据《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有六大禁令:
1、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2、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3、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4、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5、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6、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法律依据
《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第一条 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第四条 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第五条 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
教育局是可以,但有要求,但必须满足一定要求。首先必须备案,不能是资质很差的机构,没有办学许资质的机构,或个人不能开展教育工作,单看第一条很多人都无法达到。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年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2021年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11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坚决杜绝地铁、公交站台等所属广告牌、广告位刊发校外培训广告。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做作业,是个学生就跑不了。但问题是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存在“三点半”放学现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没想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而且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
法律分析:私人一对一补课一般不违法。在双减政策下,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因此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影响较大。“双减”直接限制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缩减了其进行课外培训的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可谓是影响巨大。然而,治教培机构易,治教育焦虑难。正如许多家长所担忧的,如果学生没有在学校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改变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就不会消解,对培训的需求很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手段满足。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第十三条 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不可以。
因为在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进行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如果是在职教师则更是不被允许。因此,当下在许多地方出现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家教模式是违规的行为。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暑假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减轻学生沉重的暑假学业负担:
该通知强调,需要减轻学生沉重的夏季学习负担。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自然,开展观察性、探索性学习。
应该引导家长不要盲目地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中小学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补课。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坚决查处违反规定补课的学校,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罚。
我记得我刚开始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第一个反应是: 我一心在寻找一对一补课的兼职机会时,而有的人想的是它合不合法。我是这么理解的。收费吗?不盈利不违法。盈利的要看什么性质。如果你是个人性的,家长和老师一个愿意补课一个愿意交钱,不会有谁去举报你。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我去年跟着高中老师一起做一对一,一天带几个学生,根本没考虑过违不违法。但是如果是机构型的,需要有合法执照。上课得有教师资格证。现在也有很多教育机构暑期招大学生当老师,考虑的是高学历和经验,很少有过问教师资格证的。我前年在一个辅导班做事运气不好就碰上了检查。对方第一个问的就是“你有教师资格证吗?”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很小,所以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今年在县城办小型辅导班,没有搞相关执照,照样办起来了。我刚开始做时考虑过,万一被别人举报怎么办?但换个角度想,城里搞补课的老师很多,虽然相关规定职业老师不能补课,但还是有人以身试险。当老师的都不怕,我一个大学生怕什么?要是被抓了,大不了把人家学费退了,无私奉献嘛。整体大环境下,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并且开通了相应的绿色通道,没有相关文件是可以补办的。所以,如果你要做一对一,违不违法是个很微妙的问题。以我这两年的辅导经历,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赚点生活费,怎么样都说得过去,是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放宽心啦。
我来说两句